這篇心得為什麼現在才想寫?
因為我已經使用幫浦接近三個月的時間,第一個月適應期
第二個月磨合期,第三個月習慣期,當我覺得這個東西
真的值得推薦,才想把自己的心路歷程分享出來。
先說說當初為何想了解及接觸幫浦
因為我本身是使用3+1針(3次餐前速效胰島素+1次長效胰島素)
糖化血色素一直控制在6.5-7.0左右
但低血糖的頻率一周大約有4-6次
而運動這件事對我來說也很困擾
(血糖超過250mg/dl不能運動,運動一下又開始低血糖)
有一次上課的內容剛好是幫浦的介紹及個案分享
課後找了三總的思羽衛教師請教,她很熱心的幫我介紹
屏東李氏診所的慧君衛教師,這裡有幫浦的諮詢
李氏診所的醫療團隊真的很專業又很熱心
當裝上CGM連續血糖監測,發現我很常發生低血糖的狀況
以下是我裝幫浦前的CGM線圖:
後來我就開始試裝幫浦,一開始只有先讓我裝幫浦
並沒有跟CGM一起裝,因為擔心我一次照顧兩台機器會崩潰
果然!有一條管線和一台像MP3的機器
在我身上真的讓人很不適應,第一天我就不小心把機器掉了
(還好是在軟墊上)
後來小心翼翼跟它相處3天,回去診所自已換管線,
還好一次就成功囉!
接著又過了3天,這次要挑戰自己在家換
換完了!結果!~~
睡前血糖怎麼300多,再補劑量好了,半夜還是300多,
該不會是發生折針了吧!隔天一早起床還是300多,
一邊懷疑折針,一邊安慰自己如果折針應該會更高阿!
都300多應該是其他原因吧!
隔天
立馬跟慧君衛教師求救,後來還是以換針來確定是否折針
結果!真的是折針了,老實說心情真的很差,
一組管線的價錢並不便宜,結果自己弄壞了!
後來我又再去多學了一些技巧,業務小姐也很熱心提供
給我過期的管線練習,目前我使用起來也很順手了!
我接著又去裝了CGM來觀察裝幫浦後的變化,
的確低血糖的情況減少很多,而且低血糖也在70左右而已。
以下是裝幫浦時的CGM線圖:
此階段是調整我的:
C/I ratio(醣類/胰島素比值)跟ISF(胰島素敏感係數),
所以會有比較多高血糖的狀況
因為幫浦是持續給予短效的胰島素
所以依安全為原則,調整時請不用過於焦慮高血糖部分
(其實依我的線圖來說,血糖值最高也250左右),
這是我剛裝幫浦第二周的CGM,
後來我自己慢慢摸索幫浦的功能(雙波、方波運用),
測量起來的血糖值也很穩定,低血糖也很少發生,
我試裝了1個多月後,我決定買了!跟家人和老公商量,
大家一致同意如果能改善低血糖的狀況,都很支持我的決定,
因為低血糖吃苦的可是他們阿!我如果以後失智了,
真的會害他們很辛苦!所以雖然這真的是一筆不小的費用,
但我可以省下其他的花費來換取我的健康!
買了幫浦後,我又裝了一次CGM,我這兩個月有調整
基礎率、 C/I ratio跟ISF(胰島素敏感係數),
所以利用CGM來確認一下血糖趨勢,
以下是最近的CGM線圖
從曲線圖可以看到,雖然還是有低血糖的狀況,
但透過即時從幫浦看到血糖數據,讓我可以立刻處理,
不至於讓血糖更低,相信透過慢慢調整,希望自己的血糖
能夠更平穩。
綜觀以上的心路歷程,我做個結論
1.胰島素幫浦最大缺點就是 24 小時身上都要背著這個東西。
不像筆針,注射完就好了,這是最大必須克服的問題。
我一開始試裝的時候,常常覺得筆針用得好好的,
幹麻去掛一個逼逼扣在身上,找自己麻煩
那種有一個東西在身上的異物感,是需要一段時間
(約一個月) 去適應的。
自己經歷那段黑暗期也覺得很可怕,
但現在回頭看也不覺得辛苦了,
因為看到血糖能夠有這樣的變化,真的很欣慰。
2.技能技巧一定要用心學,身體是自己的,
你不學要叫誰幫你,因為工作的關係,
看到很多不論是第一型還是第二型的病友,
都是等到併發症發生才後悔莫及,真的來不及!!